茯茶的分类与产地

茯茶的分类与产地

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特色产品,是后发酵茶,也是全发酵茶。原本是西北,哈萨克,蒙古等游牧民族地区特需商品。因在伏天加工,故称伏茶。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,美称为茯茶、福砖。由于系用官引制造,交给官府销售,又叫官茶、府茶。

据史料载,茯茶在泾出现是在北宋神宗 熙宁年(1068-1077)左右;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。

茯茶按照形制分为散茯与茯砖。

散茯:是指在制茶过程中没有经过“压制”的散装茯茶,在明清以前制作的茯茶以散茯为主。

茯砖:是散茯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的茯砖茶。在明清以后因茯茶贸易量加大,为了方便运输和保存,将散茯茶制成茯砖茶。

茯砖茶按照成品品质分为特制茯砖(简称特茯)和普通茯砖(简称普茯)两个品种目。

外形:砖面平整,棱角分明,厚薄一致,发花普遍茂盛;特茯砖面为黑褐色,普茯砖面为黄褐色。内质:香气纯正,汤色橙黄。特茯滋味醇和;普茯滋味纯和,无涩味。茯砖茶在泡饮时,要求汤红不浊,香清不粗,味厚不涩,口劲强,耐冲泡。特别要求砖内冠突散囊菌(俗称“金花”)普遍茂盛,干嗅有花的清香。

在国家标准中,茯砖茶是唯一要求“冠突散囊菌”这项指标的茶品。

展开全文

冠突散囊菌

茯茶按产地主要有:泾阳茯砖茶、安化茯茶。

茯砖茶原产于陕西泾阳县,有“自古岭北不植茶,唯有泾阳出砖茶”之说。因此“茯茶”也被称为“泾阳茯砖茶”“泾阳砖”。2013年“泾阳茯砖茶”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”。2014年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”正式命名陕西省泾阳县为“中国茯茶之源”。

泾阳茯砖茶

安化茯茶

湖南安化砖茶厂(现白沙溪茶厂)从1943年到1953年经过十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,在安化试制成功,制成湖南第一块茯砖茶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