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起三马关注的飞贷,到底有什么样的秘诀?

不知不觉,贷款开始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火了起来。马云干爹的蚂蚁金服推出了“借呗”、马明哲蜀黍有了“平安普惠”,小马哥的“微粒贷”前几日还高调做起了微信广告。这三位马老板在这行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。

就在4月末,蚂蚁“借呗”和“微粒贷”纷纷对外公开了上线一周年成绩单。其中,蚂蚁“借呗”上线一年来,已经为全国3000万用户授信,累计发放消费信贷达到494亿元。“微粒贷”则宣布主动授信已经超过3000万人,客户超过600万,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00亿元。

而就在“借呗”和“微粒贷”互掐成绩单后,“平安普惠”副总裁、无抵押事业部总经理倪荣庆在接受某媒体专访时,表示“平安普惠”已经覆盖了国内150个城市,拥有超200万客户,超800亿贷款余额的规模,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服务的提供商!

不过,据说借呗、微粒贷和平安普惠都盯上了一个手机app贷款——飞贷,他到底是什么来头?

在最近的GMIC上飞贷,宣称全球唯一的手机APP贷款,并且是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中国金融案例,在业界引起热议。其实早在飞贷2.0发布会的时候,就已经成了三马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。

作为贷款产品,飞贷最大的特征是在5分钟内给用户最高30万的授信额度,而且还款过程中支持任意调整还款期限和还款日,并可部分或全额提前还款,不收取违约金,真正做到随借随还。而且额度终身有效,再次使用无需申请。

可以说,飞贷把市面上大多数贷款产品优点结合在了一起,让飞贷在三马相争的信贷市场里突出了重围。

优秀的产品受到市场青睐,也难怪飞贷受到了同行的格外关注。但最让同行关注的点是,在飞贷高速增长的背后,是不到1%的逾期率。这是如何做到的?

秘密就是飞贷对于“软信息”大数据的应用。与传统的信贷机构不同,“飞贷”更注重用户的“软信息”。唐侠表示,目前中小企业贷款仍然是业内的痛点所在。而在信贷风控体系方面,大型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和中小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,运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信贷技术。大中型企业的信贷技术有几个关键词——财务报表、担保抵押、评级,这些都是“硬”信息,也正是中小企业所缺少的,飞贷“模糊匹配”信贷技术就是要弥补中小企业的这个短板。

“因此我们强调客户画像。这里有三个维度,简单说就是借款人的过去、现在和将来,甚至包含借款人的个人品质和嗜好、家庭结构、稳定性以及还款意愿等,我们将之称为‘软’信息。我们通过这些‘软’信息,去判断借款人的社会信用度,再通过技术提高判断速度。”

“飞贷”还与银行和相关的征信公司建立合作,在征信大数据的基础上,还建立了名为“天网”的风控体系。

除了以上这些信息,对于目前的用户数量、用户授信额度具体判断方式、平台每日贷款体量等核心数据,“飞贷”还是十分谨慎,并未做过多的透露。但这样简单的透露,已经看出这是飞贷整个风控体系中的冰山一角。

“飞贷”创始人、董事长唐侠曾在多个场合表示,“飞贷”做的不是P2P。“我们从来不碰P2P,我们从来不去作银行资金的替代者。我只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者之间的连接者。连接产品、风控、科技。这样最终才会形成现在的合作共赢的体系。”公开信息显示,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两家银行已与“飞贷”展开了合作。此外正有若干家大银行正在与飞贷洽谈中。

不过从目前的局面来看,保持低调或许是“飞贷”加速成长的最好途径,毕竟巨头已经到来,要想杀出一条血路,除了不做P2P和高科技风控之外,还需要很多东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