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后李秋水远嫁西夏,在李秋水大婚当夜,天山童姥潜入王府毒晕李秋水,毁了她的绝世容颜,二人从此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。李秋水是西夏王妃,权逝熏天,手下死士无数,天山童姥为了防范李秋水对自己实施报复,前往“缥缈峰灵鹫宫”发展各人势力,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,天山童姥控制了天山三十六洞、七十二岛,将“灵鹫宫”发展为隶属于逍遥派的一大分支。
天山童姥利用“生死符”控制着江湖上一大批能人异士,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皆为其下属,势力范围极广。灵鹫宫的实力虽然不足以碾压少林和丐帮,但声势甚至比两大门派还大,可谓盛极一时。
天山童姥与李秋水相拥而逝之后,灵鹫宫和不老长春谷便由虚竹子掌控。
按理说,有着逍遥派传承,加上三十六洞、七十二岛如此庞大的势力,灵鹫宫应该是武林一大巨擎才对,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。在时间背景晚于《天龙八部》的其他小说中,比如“射雕三部曲”,并没有逍遥派的或者说灵鹫宫的身影。甚至于连其武学,大都消声觅迹。
关于灵鹫宫“消失”之谜,其实我们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解读,第一是从书中本身来看。
灵鹫宫的“消失”很大程度上源于虚竹,咱们都知道,小说后面,虚竹成为了逍遥派的主人。但事实上,虚竹此人,虽然是武学奇才,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江湖人士,更不适合作一个领导。
首先第一点,此人心性过于佛系,为人仁慈,不喜争强好胜、不喜追名逐利,连天下人的趋之若鹜的逍遥派神功,那都是别人硬灌给他的。对于帮派事务的管理,也是不怎么上心。有他在,灵鹫宫必散。其麾下的三十六洞、七十二岛势力,原本归服,那乃是受童姥“生死符”控制,其心中并不真心效命。所以,一旦有机会,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这些人就会生出反叛之心。虚竹当权之后,生死符这种东西自然也就没了,慢慢的大家也就散了。
第二点,虚竹的身份很尴尬,西夏国驸马爷。江湖一旦和政治扯上关系,结局基本上都不会太好。段誉一家,因为之前的皇位之争,结果家破人亡。郭靖夫妇因为精忠报国,结果双双殉城。虚竹这个驸马爷,且不说他们这么一个人物已经不适合再在江湖中抛头露面。逍遥派他这一脉,或多或少都会和西夏有着联系,很可能在后来的蒙古灭亡西夏过程中,受到牵连,自此消声觅迹。
这也倒是符合逍遥派,这个门派本就不是搞什么势力的,他们属于那种世外级别,比如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古墓,作为一个神秘存在再好不过。
逍遥派可能依然有着传承,比如射雕五绝之中的黄药师,明明天赋异禀,却不务正业,他若是潜心武学,估计成就不弱王重阳。其作风行事,颇有些逍遥派的感觉,很可能他就是逍遥派传人。
这是从书本身的历史背景来讲,其实如果结合现实的话,就更好理解了。
我们来看看金庸先生几部小说的成书时间:
《射雕英雄传》1959年成书 ;《神雕侠侣》1961年成书 ;《倚天屠龙记》1962年成书 《天龙八部》1966年成书 ;《笑傲江湖》1967年成书 。
我们可以发现《天龙八部》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宋朝,位于时间轴的顶端,但是《天龙八部》的成书时间晚于“射雕三部曲”,也就是说金庸先生在创作“射雕三部曲”时可能根本没有设计“逍遥派”想法,甚至最初都没有创作《天龙八部》的想法。
那没有《天龙八部》哪里来的“逍遥派”?没有“逍遥派”哪里来的“灵鹫宫”?
这便是《天龙八部》之后,“灵鹫宫”在江湖中销声匿迹的原因。在这一点的前提下,那些诸如“虚竹绝后”、“灵鹫宫失火”、“虚竹成仙”等灵鹫宫消失说法,甚至于包括我前面的分析,其实都可以算是些没有用的屁话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