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上的白霜搓不掉怎么办?能直接吃掉吗?

到16世纪的时候,葡萄随着哥伦布的船队来到带到了美洲,随后跟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活动扩散到美洲大部。其实在这里,已经生活着一大帮土著葡萄了,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圆叶葡萄Vitis rotundifolia和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。

圆叶葡萄。图片:backyardnature.net

圆叶葡萄和美洲葡萄的根系强健,抗病力强,很快就得到了欧洲殖民者的赏识。尽管美洲葡萄的甜度不高,酿制的葡萄酒也有一种特殊的怪味儿,还是被商人带回了欧洲老家,并且试图将其与欧亚葡萄杂交,以产生更为优质的后代。但是,这个行为差点导致欧亚葡萄绝种。

美洲葡萄。图片:gardenerdirect.com

因为,一些危险的乘客也搭乘商人的航船来到了欧洲大陆,它们就是根瘤蚜。这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美洲葡萄根部的昆虫,靠吸食葡萄植株的汁液而生,因为能让葡萄根系长出瘤子而得名。根瘤蚜的一生都可以在美洲葡萄上完成,无翅阶段的根瘤蚜可以进行孤雌生殖;而有翅阶段的根瘤蚜可以产雌、雄蚜,交配后雌蚜产卵,以卵越冬。在长时间的对抗过程中,美洲葡萄已经对根瘤蚜有了一定的防御能力,但是,在大洋彼岸的欧洲,所有的葡萄园都是不设防的区域。

<下面是关于根瘤蚜的图片,高能预警>

根瘤蚜。图片:wikipedia

根瘤菌感染后形成根瘤的植物根部。图片:wikipedia

19世纪中期当根瘤蚜进入欧洲的时候,攻陷了几乎所有的葡萄种植园。在短短25年内,几乎摧毁了法、意、德的葡萄和酿酒业。为了对付这些葡萄杀手,人们想了很多办法,比如最初发现水浸可以杀死这些小虫子,但是大多数葡萄园都建在丘陵地区,这放水泡田几乎是个不可能任务。后来,又采用药物熏蒸的方法来灭虫,但是效果仍然不佳。

<再次高能预警>

受根瘤蚜寄生的葡萄。图片:wikipedia

如果故事继续这样发展的话,我们今天就要与传统葡萄酒说拜拜了。万幸的是,园艺学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,那就是嫁接。

这可谓峰回路转,既然美洲葡萄的根系可以抵抗根瘤蚜,种植者就开始把欧洲葡萄嫁接在美国来的抗蚜品种,终于让欧亚葡萄逃过一劫。

如何嫁接的示意图。图片:wikihow.com

在随后的日子里,人们也在不断尝试培育欧亚葡萄和美洲葡萄的杂交种,一方面提高抗病虫害的特性;另一方面,也是为了改善葡萄的品质。但是时至今日,无论是酿酒品种,还是鲜食品种的主流仍然是欧亚葡萄。

嫁接的葡萄。图片:mucciimports.com

未来我们吃的葡萄会变成什么样子,我们将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