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葬有一段很长的历史,这个仪式起源于原始社会,比如半坡文明。我国古代几乎所有朝代都会尊崇周礼,而周礼对于土葬的认可更是真正的奠定了土葬的地位,也是土葬可以长存的原因。
土葬是我国最为长久的下葬形式,它是一个流传久远并且受众广泛的仪式。又因为在古代人们对于身体很重视,所以古人们就讲究一个完完整整的入土下葬。
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选择土葬也是有其他原因的。
选择土葬源于我国广袤的土地。无论在何时,土地都是最宝贵的财富,而我国地缘辽阔,提供给墓穴有很大的空间。
土葬更符合我们的文化,儒家尊周礼,周礼奠定土葬基调。
土葬可以彰显墓主地位,是一种权力的象征。因为我国讲究“盖棺定论”,一般王公死亡后,会有陪葬,有大量的玉器、大量象征财富地位的东西,来渲染墓主的权势。
土葬的危害
土葬既然这么好,为什么我们还要废除土葬?因为它的缺陷同样巨大。
土葬占用地太多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,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人民活的更长久,我国也在2017年突破十四亿人口大关。尽管我国建造大墓的习俗已经消失了,但若不废除土葬,那将会浪费大量土地资源。
土葬污染环境。由于土葬离不开防腐剂,而防腐剂有大量的有毒有害元素,在灵柩上还有某些污染物会污染土壤,若不废除土葬,那将会导致土壤环境受到严重污染。
土葬有很多陋习。土葬不光有陪葬品,而且还要有一套繁琐的仪式,又是看风水,又是精挑细选的选墓地,比较具有封建特色。
然而随着时间来到现在,土葬却逐渐被取代,无论是火葬,还是以后出现的新的殡葬仪式,其实也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危害,但相比于旧仪式,还是新仪式对国家发展更有利。
因此我们要积极支持新仪式来取代旧仪式,不要受困于传统观念,所以有个问题诞生了,---即什么仪式可以取代土葬呢?
新世纪的仪式
通过分析以上的缺点,我们最后得出火葬可以取土葬而代之。而且火葬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,并非新生事物。
火葬早在春秋时期就从西方传入我国边陲,火葬是在佛教中流传开来的。很多有道高僧,火化后会出现舍利子。当然也有说法,并不是得道高僧火化能得到舍利子,只要一直吃素火化后同样也有舍利子。
火葬在盛唐时极为流行,并做出了传播,当时日本、韩国等地的火葬或多或少都受到唐朝影响。
随后宋朝达到最盛,而到了元明清则逐渐没落。
火葬的优劣
对于火葬的优势,无疑火葬可以减少土壤资源的浪费,因为火葬既不需要灵柩,也不需要墓穴,更不需要坟场,这就不会造成空间上的问题。
同时,火葬相比于土葬要更加环保,土葬过程中有的汞、砷、甲醛在火葬中不存在,所以火葬很难污染土壤。
“欲取利,必虑害。”对于火葬的劣势,首当其冲就是对大气环境的污染,火葬场排放了很多一次污染物,二次污染物的产生也和火葬场有关,这其中有很多污染物都可以直接对人造成危害。
还有就是火葬并不能让所有的人信服。我国的传统观念决定在我国土葬是体面、是风光,而火葬则是洪水猛兽,人们唯恐避之而不及,所以土葬仪式的支持者不在少数。
土葬仪式传承了数千年,虽然有落后封建的部分,但其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元素,体现了非常多的传统观念,所以想要用火葬直接一蹴而就的取缔土葬是天方夜谭的。
写在最后
我国是唯一伫立于世界的文明古国,会有很多的思想烙印在我们骨子里。而土葬就是这么一种文化,所以说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我国的传统观念的盘根错节。
土葬的劣势无疑是巨大的,仅大量浪费土地资源一条,就足够取消土葬制度了,所以火葬取缔土葬是大势所趋的,是不容质疑的。
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,古代之土葬是当时最适合的方式,但是事物总是发展的,现如今火葬更少的土地占用,使得火葬更新一些,所以火葬一定会取代土葬。
而火葬也有很多的弊端,或许以后也还会出现更新的仪式取代火葬,当然不论是土葬取缔火葬,还是新仪式取代火葬,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在我看来,其实土葬火葬都一样,殡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悼念亡者。 人死如灯灭,只要我们好好的和死者道别,将他们记在我们心中,那么无论是什么形式其实都一样,所以这时候要选择一个对我们和对社会都更有利的仪式,无疑是正确的选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