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也是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。芯片是技术命门,锑镓是资源命门。美国玩的是高端智力卡位,中国玩的就是产业链基础材料。你说哪个更狠?我看见一个细节,2023年7月中国宣布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,当月镓的国际现货价直接暴涨一倍以上(数据来源:路透社 2023年7月报道)。这就说明市场心里门儿清,大家都知道这东西脱不了钩。
有人会问,欧美是不是能想办法替代?理论上可以,但代价极高。找矿要花时间,建厂要审批,提炼工艺更是烧钱烧脑子。环保这一关就够他们头疼的。中国之所以能占据加工环节优势,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几十年打磨出来的成熟产业链。别人临时抱佛脚,三五年能有点进展,但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。
这让我想起个现实画面。就像一桌子菜,大家都有米有肉,但锅在谁手里才关键。现在锅在中国手里,别人再饿,也得看咱愿不愿意借锅。美国这边嘴上强硬,背地里照样派团队来找谈判方案。欧洲更直接,去年布鲁塞尔就公开表态,希望中国能保持关键原材料供应稳定,话里话外透着依赖。
我个人还有点担心。资源卡位虽然能形成筹码,但这东西属于消耗品,出口管制要怎么设计,力度多大,节奏怎么掌握,全是学问。有人提出过减配版的思路,比如纯度降一点,留住顶尖技术。这思路挺像手机厂商卖不同配置版,卖得出去还保留后手。但问题也来了,管制过严,可能逼得别人下定决心去搞替代;管制太松,又发挥不了威慑力。怎么拿捏火候,这才是最考验智慧的地方。
我想起去年看的一组数字。2023年,美国进口的锑大约1.2万吨,其中有超过60%来自中国(数据来源:USGS 2024)。这意味着一旦中国收紧,美国本土产业链直接吃紧。而镓更夸张,美国没有大规模提炼产能,几乎全靠进口。换句话说,中国要真关门,短期内别人只能认。
现在全球产业链像多米诺骨牌,缺了哪一块,整串都要抖。欧美已经开始慌了,到处找替代方案,可这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事。矿要勘探,厂要投建,技术要突破,这里面少说三五年。那这几年他们怎么过?恐怕还是得跟中国谈。别的不说,这个现实摆在那,光喊口号没用。
想到这,我心里有点复杂。一方面挺解气,谁说咱们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筹码?另一方面也清楚,资源这东西,不是无限的,玩不好可能把别人逼急了,最后倒逼他们形成新的供应链,那咱的优势也就没了。可眼下这个局面,美国还在加码芯片限制,欧洲在新能源车补贴问题上也跟咱较劲,中国要是不亮牌子,别人只会当咱没脾气。
资源握在自己手里才有话语权。芯片是命门,矿产也是命门。你觉得呢,要是锑和镓真被收紧出口,全球产业链会往哪儿走? #热问计划#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