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岁上大学,27岁进监狱,出狱后借钱东山再起,“逼“成天津首富

为了能实现理想,孙宏斌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一刻也没有松手,他刻苦学习,就连下地干活也是带着书本,时时刻刻在向梦想前进,以至于梦中都在拼命地背书。

奔跑着学习,让孙宏斌比其他人更早的迎接到阳光,13岁就离开乡村,入城求学,开始了高中生活。在整个高中期间,他抵住了缤纷世界的诱惑,每天只做两件事情:读书、思考,当下课之后,他就把阵地搬到了县里的图书馆,两点一线,在学海里泛舟,享受一个人的静谧时光。

他很庆幸自己没有被浪潮裹挟而走,当然,求学之路也是艰辛的,只有独上高楼,才能望尽天涯路。拼搏是有回报的,在兢兢业业学习两年之后,他自学完成了高中的所有课程,提前报名参加了高考,正真迈上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道路。

不逼一下自己,永远不知道自己多优秀

1978年,15岁的他考上了武汉水利水电力学院,真可算是为老孙家长脸了,但孙宏斌并没有停止脚步。可能靠近黄河岸边,常年与水打交道,所以孙宏斌选择水利专业。

在此后的4年大学生活中,孙宏斌还是以奔跑的速度前行,跑了4年,考入了清华大学水利系攻读硕士研究生,1985年拿下清华工学硕士学位。

毕业之后,有了稳定的工作,实现了从黄河岸边村里飞出来的梦想,父母也不用再种地,也走出来,到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北京。

故事似乎已经讲完,有过奋斗,也有了不错的结果,但是孙宏斌并非常人,在1988年,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。他拨通了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联想的招聘电话,没过多久,就收到被录取的答复。

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伯乐——柳传志。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选择正确,孙宏斌到了联想之后疯狂工作,也因此走进了柳传志的视线,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,不断地提升工作岗位,不断地成长进步,最终被任命为企业发展部经理,当时传言,他已经俨然是柳传志的准接班人。

佛祖说,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,心不动则人不妄动,不动则不伤。可是孙宏斌也是人,在压抑内心欲望太久之后,他心动了。

1990年,27岁的他因涉嫌挪用公款被判5年。仿佛当头棒喝,从天堂跌落到地狱,他走进了人生中的灰暗时刻。

可是这并没有将他击倒,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习惯帮他度过了艰难岁月,继续读书,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人生。

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,人生就是这样,不逼一下自己,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。逼迫孙宏斌的既有生活的无奈,也有自己追求。

因为表现良好,他提前一年出狱,只坐了4年牢。随后他找到自己的伯乐——柳传志,请他吃了一顿有意义的饭。

孙宏斌认真的总结自己的错误,诚恳地道歉。他承诺道:自己这一生将不再涉足IT行业,而柳传志不计前嫌,借给孙宏斌50万,并助他在另一个陌生的行业里开拓天地,东山再起。

离开IT行业,孙宏斌被"逼"踏入一个全新的行当——房产中介。1994年的8月是一个崭新的8月,在天津,一个叫顺驰的公司诞生了。

多少个日日夜夜,孙宏斌总是想起黄河岸边滔滔江水,它们不知疲倦地奔向大海,这不正是自己的人生么?可能就像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,没有为什么,只有不停地前进,哪怕到了绝路,也要冲出去,或许这就是上天给他的使命。

阳光总在风雨后

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沉寂的,十年的摸爬滚打,几千个日夜的煎熬,2003年,他终于从大海里游上岸来,在中国商业界,一个新的名字"融创中国"诞生,犹如巨石如海,掀起层层波涛。

接下来的几年里,融创中国步步为营,逐渐成为中国地产一位巨头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后来接盘乐视、买下万达文旅,更是走进公众的视野,这个被"逼"出来的天津首富孙宏斌也慢慢被大家所熟知,或许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。

孙宏斌完成了上天所赋予的大任,从小被残酷的环境逼迫,不断学习,终于走出山村,继而被改革浪潮逼迫,放弃体制里安逸的生活,选择联想,开始创业之旅,最终有了非凡的成就。

他的经历告诉我们,只要思想不滑坡,方法总比困难多,再大的考验都会过去,相信艰难困苦,终会玉汝于成。

文/盛弘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